李晓东1 张鹏1 刘勇2(1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046000;2长治市惠丰医院 046000)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34-0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colles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35例老年人colles骨折(单侧)病人采用osteosys exa—3000型x线骨密度仪行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结果 235患者中,bmd正常者24例,骨量减少者41例,骨质疏松者170例,其中42例为严重骨质疏松。结论 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老年人colles骨折的发生率,且老年女性病人中骨质疏松发病率及程度均较男性病人为重。
【关键词】老年人colles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骨折发病率逐步上升,colles骨折是老年较为常见的骨折。老年骨折病人中,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为了深入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235例老年colles骨折病人进行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以期分析并发现其中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235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其中男44例,女191例,年龄48岁~87岁,平均年龄60岁,均有典型外伤史,排除肿瘤等疾患。为了方便检测,本组均选单侧colles骨折病人进行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
1.2 检测仪器
韩国产osteosys exa—3000型x线骨密度仪。
1.3 检测方法
准确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并输入微机,记录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拍患侧桡骨远端x光片,健侧采用韩国产osteosys exa—3000型x线骨密度仪行桡骨远端测定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了解骨质状态。
2 检测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疏松程度的分类,笔者把检测结果分为四种:①正常;②骨量减少;即bmd值低于健康人峰值的1sds ;③骨质疏松:即bmd值低于健康人峰值的2sds;④重骨质疏松:即bmd值低于健康人峰值的 3.5sds。
本组病人检测结果如下:235人中,骨质正常者24例,骨量减少者41例,骨质疏松者170例,其中42例为严重骨质疏松。其结果见表1。
表1235例老年人colles骨折病人骨密度测量结果
注:括号内为女性男性比。
3 结论
⑴ 骨质疏松与年龄程正相关性。
⑵ 女性患者在70岁前较男性易发生colles骨折,70岁后男女相当。
4 讨论
骨质疏松是骨代谢障碍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依据病理特点可分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和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约占70—85%。含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ⅰ型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ⅱ型与年龄增大衰老有关[2]。
colles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3],受伤机理多为跌倒所致,老年人跌倒后,手掌或手背首先着地,重力的反作用力沿手掌向上传导至桡骨远端。此处骨质以松质骨为主,是骨质疏松较早发生且程度最为严重的部位,易发生骨折。
在本研究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病例中,骨质疏松患者约占总数的72.34%,另有11.45%的患者为骨量减少,说明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colles骨折的发生率。这个结论与dias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骨质疏松的程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性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60岁,骨疏松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外伤后colles骨折的生率。在骨量下降初期,男、女性骨量丢失比例大致相当,每年约0.3%,但女性停经之后,每年增至2%~3.0%。女性在绝经期后20年间,总骨量丢达20%~30%。从研究中发现随绝经后时间加长,骨量丢失度逐渐减慢,到70岁前后,恢复到与男性相同的度。因此,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发生率远远高于男性,其外伤后colles骨折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根据本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基本与其它同类研究中相同。骨质疏松与年龄呈相关性。在70岁左右尤为严重,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治疗非常关键,尤其注意防止骨折的发生及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3]郭世绂,罗先正,邱贵兴.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4]贺良,尹大庆,张权,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的治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3):226-2271.
[5]朱汉民.老年骨质疏松发生率及有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1990. 70 (5):248.